連假的第二天,繼續清冰箱、繼續做韓國料理。
打蛋加水調粉漿,加入冷凍庫裡剩的零星海鮮料,再切一點韭菜和胡蘿蔔絲添色,當然,韓國泡菜不能少,徹底喇勻,先放冷藏室。接著切蔥花剁辣椒壓蒜泥,調醬油、糖、醋與麻油,對了還有白芝麻也來一些,最好小火滾一次,砂糖溶解快,整體蘸醬味道更融合。
油鍋夠熱時,在鍋面上攤勻稠稠的麵糊,撒上一些白芝麻,保持中偏小的火,加蓋最好。檢查底部確實凝固再翻面,改中偏大的火煎熟即可。
韓式煎餅粉在韓國食品專賣店可買到,如果不方便購買,自己用低筋麵粉和糯米粉來調也是可以的。(混糯米粉比較正統,但如果不愛煎餅口感軟黏,就偷偷混酥炸粉/酥漿粉下去吧~)
知無不言時間:
1. 海鮮料要處理乾淨(蝦仁務必挑去腸泥),切小塊的好處是能在粉漿裡均勻分布,油煎時容易熟透,最重要的是煎餅出鍋後較能切得漂亮。
2. 海鮮料與泡菜確實去水,尤其海鮮料在退冰過程會持續出水,務必擦乾,過多的水分將使煎餅變軟,翻面時容易破碎。
3. 粉與水的比例要嚴守,切勿失手加入太多水分,理由同上。
4. 調好的粉漿冷藏降溫,可提高熱油鍋與冷粉漿的溫差造成酥脆(炸物原理)。
詳細食譜收錄在《維多利亞的世界料理廚房》Book 4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41451